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 时间:2022-01-11 17:4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政府网站
  • 字体: [ ] [ ] [ ]
  •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平有关单位: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见》(甘政发〔2021〕6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安排部署,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至上、共建共享”为导向的建设理念,推进更为快捷便利、更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坚持整体政府理念。按照省上建基础支撑、市州建分级平台、县区及以下以用为主的要求,坚持统筹整合、系统集成,充分衔接“存量”,集中建设“增量”,构建数据按需共享、业务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3.坚持创新推动发展。以数字化改革驱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优化城市治理、社会服务,通过流程再造、模式优化,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治理水平。 

  4.坚持开放共享安全。强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引导和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与规范利用。加强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底,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全面实现,形成决策科学、协同高效、治理精准、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新格局,建成数字机关标杆市、公共服务示范市、营商环境满意市。 

  ——数字底座支撑全面夯实。建成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云,市大数据中心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集约高效、支撑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数据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烟囱”“数据孤岛”大幅减少,政务数据汇聚,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据服务决策作用。 

  ——管理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一网通办、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体系和协同办公体系全面建立,各类业务系统应接尽接、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高效协同。 

  ——数字治理体系加速构建。一网统管、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简约高效、安全有序的数字政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四)基本架构。 

  紧紧围绕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部署,构建我市数字政府建设“1234+N”体系,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1条主线,管理和技术2个架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3个关键链条,市、县、乡、村4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N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建设云网基础设施,构建统一公共支撑体系。 

  1.建成全市政务一张网。整合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范围,满足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分类梳理各部门业务专网和电子政务专网,有序推进非涉密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 

  2.建成全市政务一朵云。建立全市统一政务云管平台,联通省级云管平台,扩容升级市云计算中心,实现云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市直各部门已建机房和特色行业云要依托政务云逐步整合,原则上除涉密以外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和数据存储必须全部上云。 

  3.建设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汇集全市政务和社会信息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集应急指挥、决策分析、资源管理、运维调度、服务监测、效能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决策指挥平台,实现“一屏知全市、一键政务通”。 

  4.运用全省统一公共支撑。对接运用全省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签名、统一公共支付等平台系统,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跨网交互、统一办件寄递、统一消息服务的公共应用支撑保障。 

  (二)优化完善一体化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5. 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省上同步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 

  6.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上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标准,健全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在市、县、乡统一,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 

  7.建立健全“好差评”体系。对接应用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功能,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强化评价结果使用,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8.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接应用全省统一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功能,加强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和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构建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体系,推动监管流程全掌握、主体信用信息全记录、重点监管领域全覆盖。加强对取消、调整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强化对监管的监管。 

  9.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采取市县集中建设,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兼顾个性需求,实现市级、县级集约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库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把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办成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政民互动、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 

  10.统一线上入口服务。依托市、县两级政府门户网站,构建集中服务、多渠道接入的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全方位汇聚PC端、移动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端口,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政务服务平台“一窗受理、一网运行”。 

  (三)深入打造大数据基座,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11.加强数据统筹管理。建设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基座,实现政务数据归集融合,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资产。建立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梳理形成衔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公布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目录和清单纳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运行管理和在线实时更新,不断提升共享数据质量。明确政务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开发利用等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确保数据共享安全可控。 

  12.建设数据资源库。推动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向政务数据中心汇聚,优化提升全市数据资源库,对接全省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加快完善全市综合人口库、综合法人库、综合信用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等基础库,归集梳理事项库、办件库等主题库和“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专题库,建成“一库聚数、一站赋能、一体共用”的全市大数据中心。 

  13.升级改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升级改造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各级部门清理整合现有政务信息系统,加快建设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按需共享政务数据、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等,形成联通省级覆盖市、县的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14.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加大政府数据开放建设力度,提高开放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持续梳理和规范政府可开放共享数据资源目录的颗粒度,逐步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和动态更新机制,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完善数据回流机制,加速数据流动,盘活数据,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充分发挥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四)打造网上服务品牌,不断拓展政务应用。 

  15.深化“甘快办”应用。运用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功能,不断完善丰富个人和企业专属服务,基于“用户画像”推出场景化、向导式“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打响“甘快办”应用品牌。 

  16.推进全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运用。运用“甘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全面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数字化改造进程,推动政府内部办公流程再造、效能提升,提高跨部门跨层级网上协同能力,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府决策指挥协同、监管协同、审批协同。 

  17.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推进全市政务热线资源整合,与省级12345热线平台进行对接,通过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等方式,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市联动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数字政府“总客服”。 

  18.拓展延伸“不来即享”利企平台。充分运用全省“不来即享”利企平台,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按照“不来即享”的原则,推动市内相关部门涉企服务平台的优化整合,为市内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涉企数据共享,倒逼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 

  19.创新“二维码+政务服务”应用。对接省上应用,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探索推动二维码门楼牌与政务服务事项关联衔接,拓宽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入口,推出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导办等创新应用,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品牌。 

  20.拓展行业数字化应用。坚持以数字化、智慧化为目标,拓展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人社、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环保、数字城管、数字乡村、数字金融、数字商务、数字应急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带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强化支撑能力,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21.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权责清晰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日常监测预警,确保信息安全工作协同共治。建立政务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开展应急演练。 

  22.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政务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形成网络安全整体防护体系。完善密码支撑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密码保障系统并定期进行评估,提升密码应用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安全支撑能力。 

  23.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坚持标准先行,逐步建立总体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等,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标准规范体系,以标准化支撑引领数字政府建设。 

  24.打造可持续的运维运营体系。坚持“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构建管理高效、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运维运营体系,为数字政府建设运行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和支撑。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21年):夯实基础、重点推进 

  1.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成立市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筹建市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完成市云管平台建设和市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分批有序开展各类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优化升级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完成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联通。完成市县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梳理和发布,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全省公共支撑系统的对接联通应用。 

  2.业务应用建设方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要素规范化、标准化梳理,以“应上尽上、全程网办”为原则,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一网通办”和“好差评”系统应用,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完成全市“12345”服务热线整合,并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 

  (二)第二阶段(2022—2024年):全面建设、深化应用 

  1.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建成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完善市政务云平台建设,市县两级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基本完成。与省上同步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依托市大数据基座,开展主题专题库建设,市县各部门业务数据有序接入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政务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梳理形成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定期对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资产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应急演练。 

  2.业务应用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各行业服务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深化“甘快办”移动端应用,丰富个人和企业专属应用场景。推进“甘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在市县各级各部门协同办公应用。建立以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为基础的专业化数据分析服务体系,开展数据分析指挥调度。完善“互联网+监管”,逐步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事项目录和市场监管信用体系。 

  (三)第三阶段(2025年):完善提升、协同运行 

  1.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形成完整的政务云平台架构,实现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和云计算中心统筹使用管理。依托大数据应用技术,开展深层次数据交互融合与挖掘分析,创新“二维码+政务服务”应用。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第三方接口和标准,提升开放数据的数量、质量。综合运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异常流量监测等安全技术,实现一体化、可视化的运维管理体系。 

  2.业务应用建设方面。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群众和企业办事满意度大幅提升。高频行政办公业务基本实现移动化,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显著提升,一网协同应用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依托社会治理大数据进一步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形成多元共治、协同共享的一网统管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数据资产赋能增效,开展按领域分行业系列专题深化应用,数字政府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应用体系基本成型。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整体统揽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推进本县(市、区)、本单位数字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形成统筹有力、协调有力、支撑有力、推进有力的工作局面,确保数字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等专项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完善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和分级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渠道筹融资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 

  (三)提升数字素养。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建立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四)完善考核评价。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甘快办”等,以“好差评”结果等作为主要依据,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建设管理、监督考核、投资评价、结果通报,通过严格考核、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方式开展评估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 

  (五)加大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加大数字政府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扩大群众参与率,促进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适应网上协同办公,引导群众获取网上政务服务,为数字政府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领导小组删减) 

                                                                 平凉市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22日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