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露营点亮古镇夜经济 民谣与星空奏响文旅新乐章
七月的崆峒山,松涛阵阵,凉风习习。在海拔1500多米的崆峒古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大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古镇的东环路摇身一变,成了二十余辆房车的临时营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房车爱好者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场集武术、音乐、避暑于一体的夏日盛宴。
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穿过崆峒山的云雾,62岁的张建军已经在他的房车旁打起了太极拳。这位来自西安的退休教师张建军是第一批抵达的房车游客。他的白色房车旁,一面小红旗随风飘扬。“我研究传统武术多年,崆峒武术一直想亲眼见识。”张建军一边整理着车旁的折叠桌椅一边说,“这次既能看武术表演,又能结识各地车友,真是一举两得。”
的确,漫步在临时搭建的房车营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我们是从宁夏过来避暑的,带着86岁的老母亲,三姊妹一起出来玩。听说这边夏天凉快,正好又赶上古镇举办武术大会,挺热闹的。我们在网上看到这边房车停车场评价不错,设施齐全,离景区也近,中午热的时候还能在房车里休息。整体感觉这儿挺适合家庭出游,希望能玩得开心!”来自宁夏的游客张女士一边准备早餐一边告诉记者,她的房车门口挂着刚洗好的衣服,远处,几位音乐爱好者已经支起了音响设备,开始调试乐器。
上午九点,崆峒古镇的武术大会正式开场。各路武林高手轮番上阵,崆峒武术等精彩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而房车营地这边也不甘寂寞,几位来自湖北的“车友”自发组织起了小型音乐会。《青藏高原》《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此起彼伏,与远处的武术表演相映成趣。
中午时分,房车营地飘来阵阵饭香。来自江苏的周女士正在教几位年轻车友包饺子。“在家开空调都不如这里自然凉快。”周女士说,“我血糖高,这里的气候特别适合调养。”据了解,像周女士这样为避暑而来的中老年游客占了相当比例,他们往往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烈日当空,但海拔优势让这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7度左右。房车营地的大树下,来自四川的王先生支起了折叠桌椅,正和几位新认识的朋友下象棋。“我们四川夏天太热了,每年都要找个地方避暑。”王先生说,“今年发现崆峒山不错,凉快不说,还有这么热闹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比单纯旅游有意思多了。”来自广东的年轻夫妇陈宇和方晴告诉记者,“我们原本只是路过,结果一看这么热闹就决定多住几天。”他们的白色房车旁支着天幕帐篷,桌上摆着现磨咖啡,很是惬意。他边说边向游客展示房车内的智能家居系统,“晚上透过车窗就能看见崆峒山的轮廓,这种体验酒店给不了。”他们表示,已经把这个活动推荐给了其他房车群的朋友。
来自湖北的游客李先生正在跟朋友唱“露天KTV”,他的房车车尾展开的“户外KTV”装备——便携式投影幕布上滚动着歌词,蓝牙音响传出悠扬的伴奏,李先生跟同行的朋友正手持无线话筒,在古镇纵情高歌。这套车载KTV系统由房车车主精心改装:车侧加装了可折叠的防雨幕布,车身储物箱内藏着专业音响和电池组,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点歌屏,通过手机APP就能切换曲目。围观的其他露营者也被气氛感染,有人跟着节奏打起拍子,小朋友举着荧光棒蹦跳,俨然一场迷你音乐节。“音乐是露营的灵魂。”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自湖北,每年夏天都会到这边避暑住上两个多月。平凉气候凉爽,湿度也合适,对他的糖尿病调理很有帮助。他不喜欢喝酒,平时就爱唱唱歌,练练肺活量。平凉的环境很适合调养,空气清新,生活节奏也慢,每天散散步、唱唱歌,自己调整饮食和作息,感觉病情比在家时稳定多了。“明年夏天,我肯定还会再来!”
夜幕降临,崆峒古镇东环路上,二十余辆房车围合成一个温馨的“移动社区”。篝火旁,民谣歌手弹唱着原创歌曲,孩子们追逐着发光的泡泡,露营爱好者们举杯畅谈——这是“崆峒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中“问道崆峒·康养平凉”文旅商贸促消费活动房车露营板块的日常一幕。随着武术大赛的热闹举行,这片露营基地,正成为平凉夜间经济的“新名片”。
这个夏天,古老的崆峒武术与新兴的房车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火花。在这里,露营不再是简单的野外住宿,而是串联起文化、音乐、美食的立体体验。正如那位边弹吉他边教孩子认星星的房车主所说:“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车轮,更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或许,这就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魅力所在——让远方变成家,让家拥抱远方。
上一篇: 崆峒区:非遗盛景引客来 文旅商贸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