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商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重要提示

  • 时间:2025-08-21 15:47
  • 浏览次数:
  • 来源:崆峒区商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全区商贸领域各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

为进一步了解有限空间,学会辨识风险,遵守作业规程,科学实施救援,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就有关工作提示如下:

有限空间危险无限

有限空间是什么?身边有哪些有限空间?一起学习下面这份指南:

有限空间的作业范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是密闭有限空间: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清理浆池、沉淀池、发酵地、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错误认知:

➤“我”没有闻到或看到任何危险,进入没问题吧;

➤“我”只是探头进去看看,不是真的要进去;

➤“我”进去就看一眼,很快就出来;

➤“我”都检查过了,没问题了,可以不用测试仪器;

➤一旦出事,捏住鼻子、屏住呼吸不就逃出来了。

商贸企业如何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如何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十不准”“十必须”要牢记

“十不准”

一、未经批准不准私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作业方案未经安全可靠性论证和审批不准作业。

三、涉及气体和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未采取通风和连续监测措施不准作业。

四、未对作业人员履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手续不准作业。

五、未经专人对现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不准作业。

六、安全监护人员不在现场不准作业。

七、未经过专项培训且合格的人员不准作业。

八、未彻底清理残留物不准作业。

九、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准备不到位不准作业。

十、作业人员、工器具清点不清不准封闭出入口。

“十必须”

一、必须办理安全许可审批手续。

二、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和置换措施。

三、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四、必须保持通风设施的正常连续运转。

五、必须佩戴气体检测仪。

六、必须配备通讯联络工具,设置安全监护人并保持联系。

七、必须按照作业标准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八、高处作业的有限空间必须设置逃生和应急救援通道。

九、必须保持出入口畅通。

十、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离。

有限空间作业四个正确意识

一、现场没有监护人并做好安全交底我不作业;

二、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我不作业;

三、没有通风我不作业;

四、没有检测合格我不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造成困难。

二、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往往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三、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有限空间作业要求

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 同时,检测标准与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

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或其他空间隔离。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相关要求。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装备准备要齐全

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作业人员必须拴戴救生绳。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照明)。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发生事故时应急处置要求

一、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大。企业有关负责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救援。

二、在自身救援技术、装备、队伍无法施救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消防救援队伍等专业救援单位开展救援,并提供有限空间各种数据资料。

三、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要按照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教训,指导问题整改,有效防范类似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中以下安全要点要牢记!

一、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二、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三、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四、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五、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信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六、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七、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八、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