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汛期隐患排查
8月4日,记者获悉,为扎实筑牢汛期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精准防范并化解各类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近日,平凉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筑牢汛期环境安全防线。
以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制定印发《平凉市2025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方案》,建立并持续更新“一清单一台账”,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清单和排查整治工作台账,督促企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不断推进“一河一策一图”落地见效。并联合固原市修订完善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联合崇信县启动煤矿矿井废水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筹备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同时,强化风险管控,以“无废城市”建设为统揽,不断加强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监管,推进危险废物“一码贯通”“五即管理”,建立全市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台账,加强核技术利用单位管控,开展安全防护评估。据悉,完成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管理计划备案1124家,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申报登记备案,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35个。
升级值班值守效能,确保信息传递“无缝衔接、高效流转”。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三级值班值守制度,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敏感节点以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期间实行零报告制度,加强环境应急值守,及时准确向市安委会和省生态环境厅报送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和相关突发事件信息,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坚持做好“打赢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战略主动战”的各项准备,持续筑牢环境安全“坚固堤坝”。
(记者 :孙娅玮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一篇: “后大会时代”平凉文旅有多热?